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代码:085409
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学习形式:全日制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领域)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包含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医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光电信息工程等工程领域,以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光学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带头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服务国家、京津冀及雄安新区重大战略。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爱国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高尚,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向,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手段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从事医学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悉行业规范,具有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方向
医学电子信息工程是集成电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在医学仪器、智能医学信息处理、大健康管理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该领域覆盖了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医学临床工程、医学工程管理、现代医院的监护系统工程、远程医疗工程、高级医疗仪器的系统设计与研制、计算机网络与医院现代管理等。
本培养方向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本领域重点开展医学电子仪器设计、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等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与21世纪医学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本培养方向的研究特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方式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即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双导师制,导师指导小组要吸收企(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推动行(企)业深度参与专业硕士培养全过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由导师为其制定出培养计划,在第三学期结束前转入学位论文工作并按时进行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开题报告半年以后进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非脱产学习。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三部分。研究生选课按必修课、选修课两类完成。
2.学分要求:
总学分为33~35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非学位课可在本专业和全校其它专业已开出的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中任选,跨专业跨培养单位选课要以开课单位开出此课为前提。
3.课程设置:
标志性课程:《医学电子仪器设计》、《传感器与医学工程》。
实践类课程:《嵌入式系统及工程应用》、《医学电子仪器设计》。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学位课(必修) | 2231010012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2431420023 | 应用实务英语 | 60 | 3 | 1 | ||
123101302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
1230810033 | 数值分析 | 54 | 3 | 1 | ||
1230810023 | 矩阵论 | 54 | 3 | 1 | ||
1231420101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18 | 1 | 1 | ||
专业学位课 (必修) | 2431011032 |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与系统 | 32 | 2 | 1 | |
1730920011 | 工程伦理 | 18 | 1 | 2 | ||
专业 学位课 (选修) | 1730912042 | 生命科学导论 | 32 | 2 | 2 | |
2431223022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 32 | 2 | 1 | ||
1230912422 | 生物医学电子学 | 32 | 2 | 1 | ||
1730912052 | 医学电子仪器设计 | 32 | 2 | 1 | ||
要求学位课总学分 ≥19学分 | ||||||
必修环节 | 专业实践 | 8 | 2-3 | |||
非 学 位 课 程 | 公共选修课 | 1230620011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213191301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 | 30 | 2 | 1 | ||
2031313041 | 兵乓球 | 16 | 1 | 2 | ||
2031313031 | 健美操 | 16 | 1 | 2 | ||
2031313022 | 创业管理 | 30 | 2 | 2 | ||
1230710031 | 科技论文外语写作 | 30 | 1 | 2 | ||
1230230113 | 材料近代测试与分析 | 48 | 3 | 2 | ||
2430913012 | 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基础 | 32 | 2 | 2 | ||
专业选修课 | 2330723262 | 医学成像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
1730923082 | 激光医学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
1730923092 | 测量及误差分析理论及应用 | 32 | 2 | 2 | ||
2330722102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 | 32 | 2 | 1 | ||
2330723112 | 随机过程及应用 | 32 | 2 | 1 | ||
2330722132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
2330723082 | 图像工程与实践 | 32 | 2 | 2 | ||
2330723222 | 机器学习及工程应用 | 32 | 2 | 2 | ||
2330713142 |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 32 | 2 | 2 | ||
2330723152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
1730913052 | 脑电信号分析与处理 | 32 | 2 | 2 | ||
2131223442 | 生物医学光子学及应用 | 32 | 2 | 2 | ||
2331023012 | 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及应用 | 32 | 2 | 2 | ||
2431223012 | 医学检验学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
总学分 ≥33学分 |
六、必修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完成专业实践,进行专业实践前须提交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书,完成专业实践后须提交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原则上应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方可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企业行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备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专业实践计划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按照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进度等做出计划和安排。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专业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就必须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专业实践完成后须登录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在线提交专业实践学习报告,经导师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培养单位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七、补修课程
凡在本专业类别相关学科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只计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成绩单由学生所在培养单位留存。
八、学位论文工作
(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在第三学期进行。应查阅相关研究方向一定数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行(企)业生产实际,充分了解拟选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水平、生产发展及存在问题。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学位论文选题初步确定后,以专业学位方向为单位统一进行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向开题报告专家指导审核小组就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及相关专业学位领域目前国内外的发展和动态等作出汇报,开题报告专家指导审核小组进行认真审议并提出意见。研究生须依照《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提交开题报告书。
(2)课题研究与中期阶段性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及时对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完善。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期(一般在第四学期)应做一次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并填写《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记录表》,在答辩结束后与学位申请审核材料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报告会由导师负责安排,相关专家负责审定。
(3)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定稿后由学生所在培养单位安排进行学位论文评阅、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具体论文评阅与答辩要求参见《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津工大[2021]21号) 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参见《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津工大[2021]21号)以及《天津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2021年修订)》(津工大〔2021〕23号)。学位论文可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3、在学期间取得成果的要求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代表性成果的要求参见《生物医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代表性成果的规定》(2021年修订)(津工大生科[2021]8号)
九、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最长学习期限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十、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满足《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津工大[2021]21号)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达到本学位授权点取得代表性成果的要求,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