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学部举办“生医论坛”学术报告

发布者:张珺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基于先进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及应力传感器研究

报告人:杨正春 教授

报告时间:2025425日,14:00-15:30

报告地点:天津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c-307

报告简介:

碳材料凭借其卓越的导电性、出色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电化学传感和应力传感技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电子传输通道,而且通过表面改性和功能化手段,实现了对多种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检测。此外,碳材料的轻质特性和柔韧性使其成为可穿戴设备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

本研究旨在阐述先进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和应力传感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涵盖了碳基量子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通过采用简便的热解法或化学合成技术制备碳基量子点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纸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以实现对铜离子、儿茶酚和色氨酸醇等环境污染物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应力传感技术方面,通过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碳纳米材料来构建应力传感器,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并且探讨了其在监测人体运动信号方面的应用。

上述研究不仅展示了先进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和应力传感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而且为未来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传感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持续发展,基于碳材料的传感器技术有望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诊断、可穿戴装置等多个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报告人简介:

杨正春,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先后入选多项省部级人才计划:2015 年入选天津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17 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获得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2018 年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青年学者项目。获批科技部2018年度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半导体材料工艺及器件;先进传感器及装备制造。一共发表SCI检索文章105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二批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子课题1项,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中心开放课题1项,并承担多项企业委托技术开发课题,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项。作为团队负责人,获得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外人才赛信创组三等奖,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揭榜领题赛三等奖。

 

生命科学学院

2025424